数字产业发展如何影响流动人口收入?

发布日期:2024-01-10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和新型城镇化下的大规模流动人口是中国经济转型不可忽视的重要议题。
本文通过构建数字化冲击下的岗位复杂度和劳动力技能匹配模型研究发现,数字化冲击促使工作复
杂度密度发生变化,造成流动人口就业环境恶化。 进一步地,利用 2011—2018 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
监测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数字产业发展对流动人口就业和收入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数字
产业发展降低了流动人口的劳动收入,且该结论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第二,劳动替代效应、就
业身份转换效应和个体户的竞争替代效应是数字产业发展降低流动人口收入的内在机制;第三,数
字产业发展对流动人口收入的负向冲击在重视科技投入、消费市场容量有限的中小城市更加明显,
并且年龄大、受教育程度低的农民工群体受数字产业发展冲击更大。
研究数字产业发展对流动人口就业状况的影响,无论是在学术上还是在政策制定上都具有现
实意义。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首先,通过政企合作提高流动人口就业技能,加
快建设面向劳动力市场、切实提高劳动者技能的高质量职业教育学校,并鼓励流动人口参与相关
的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其综合素质以及应用数字化设备的能力。 其次,积极引导流动人口充分就
业,并改善流动人口在求职就业时的不利地位,用人单位应向流动人口提供稳定的就业机会,与其
签订合法的劳动合同,理清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并给予其适当的社会保障和福利。 再次,兼顾数
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引导数字产业核心企业加快生活服务类数字设备的研发和推广,降低数
字设备资金投入和学习门槛,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劳动者学习和应用数字设备提供更多机
会。 最后,数字平台应妥善处理好与个体工商户的关系,加强和个体工商户的合作,在盈利和让利
之间寻找平衡点,政府作为市场监管者应慎防资本无序扩张,努力促成数字平台和个体户之间的
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