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基于主粮种植的适度规模测算

发布日期:2024-03-31

2024年3月31日晚,广州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举行2023年下半学期第四次组内讨论。本次讨论成员除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相关老师及在读研究生外,同时吸引到南昌大学、南开大学等学校的研究生同学参与,与本中心成员一道进行学习与交流。


本次讨论由中心在读博士段昱兵主讲,题目为《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基于主粮种植的适度规模测算》的论文手稿。基于2000年-2020年的农业生产数据,探究通过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以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同时,提高农业经营效益和农民收益。通过超效率模型和农户行为选择模型,分别从产业均衡和农户增收两个不同的角度考察了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生产规模的适度区间。实证研究表明,规模效率在主粮生产中的占比高于纯技术效率,现阶段改进规模效率是主粮生产中提质增效的关键。结合产业效率和农户行为选择的适度区间,得出主粮适度规模种植的人均土地经营规模。


讨论会中老师和同学针对研究中关于农户特征、均衡模型的构建、基础假设以及手稿细节的改进与报告人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关于农户特征的分类,讨论成员有不同的看法:其一,分离成小农和大农讨论,赋予不同经济含义,小农是现实普遍存在的一种情况,当达到的均衡是低水平的适度规模,而大农的均衡才是理想化的适度规模,在数理建模中,可将二者统一到同一个生产函数中。其二,将两者合并为一个一般化的均衡模型,不再分离农户的类型,最终同样可以得到一般化的适度规模。此外,关于手稿的写作细节也提出了中肯的修改意见,对文章的改进有极大的帮助。最后,中心主任邓宏图教授就本次讨论会进行了总结,提出针对报告人的下一步研究规划建议,并对此后研究中心讨论会的形式与内容提出了改进意见。


(广州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学术通讯员:段昱兵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