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珏,罗必良|劳动力转移、性别差异与农地流转及合约选择

发布日期:2023-09-20

文章摘要:通过构建"劳动力转移-性别差异-农地流转及合约选择"分析框架,分析劳动力转移性别差异背后的行为经济学含义,进而探讨不同性别的劳动力转移对农户农地流转供给决策与合约选择的差异化影响机制。理论研究表明,女性在家庭中起粘结家庭成员的作用,女性劳动力非农就业更能体现家庭的"离农",因而女性劳动力的非农就业行为对农户农地流转供给决策具有更明显的促进作用;男性是农户家庭在村庄中排他能力的标志,具有不可忽视的农地流转风险规避功能,因而男性劳动力的外出就业距离对农户农地流转的合约选择起决定性作用。利用全国9省(区) 4 772个农户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计量结果表明:①女性劳动力非农就业比例每增加10%,农户转出农地面积占承包地面积比例增加1. 06%;②男性劳动力县外就业比例每增加10%,农户转出农地时签订关系型合约的可能性增加1. 11%;③男性劳动力县外就业比例每增加10%,意愿合约形式为无合同的可能性增加0. 63%,意愿合约形式为口头合同的可能性增加0. 29%,意愿合约形式为书面合同的可能性减少0. 91%。这意味着,为了劳动力流转市场与农地流转市场更流畅地互动,应为农村女性劳动力营造一个更加合适、有利和公平的非农就业环境,这可成为未来农村劳动力就业扶持政策的重要方向。另一方面,促进正式契约与关系型合约的有机衔接,有利于农地流转合约的正式化与规范化,从而为农地流转市场的健康发育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性别差异;农地供给决策;农地流转合约选择


下载链接:劳动力转移、性别差异与农地流转及合约选择 - 中国知网 (cnk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