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日,广州市广州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基地“管仲论坛系列讲堂”第四讲暨合同理论系列讲座第三讲,由广州大学赵燕老师主讲,研究基地成员开展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讨论学习。讲座在广州大学行政西楼前座604举行,同时创建腾讯会议线上会议室方便校外老师与学生参加研讨,线上线下共计二十余位老师和同学一起聆听由赵燕老师主讲的“合同理论·隐藏信息与信息甄别”专题讲座。
合同理论系列讲座旨在深入探讨基本的交易关系,将固有的经济思维转向合同交易视角,其中将涉及到私人信息和隐藏行动等问题的拓展。本次讲座由赵燕老师主讲,特别针对隐藏信息与信息甄别的理论概念、模型推到、现实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很好的承接了由邓宏图教授主讲的开篇序讲,同时也引出了接下来几个章节的内容框架。
赵燕老师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静态下的逆向选择问题,首先考虑一个委托人和一个代理人的情形,解释了当代理人可能有两种类型时如何求解最优合同的问题,即通过考察一个对产品的估价时其私人信息的买者的例子来探究非线性定价的问题,这种情形可以拓展到绝大多数的逆向选择思想中。
然后,赵燕老师把理论进一步推广到现实应用中,并重点介绍了信贷配给和隐性劳动合同,对每个应用的例子不仅强调了经济思想,同时也强调了其基于合同理论视角的特征。其中在隐性劳动合同的应用中,其实质在于保险与配置效率之间的权衡,分别包含没有逆向选择时的合同和有逆向选择时的合同两种情况,不对称信息(逆向选择)会导致最优合同受到激励约束的限制。
专题分享结束后,参与讲座的老师和同学针对隐藏信息与信息甄别话题进行持续的讨论。王剑锋教授与赵燕老师就隐性劳动合同应用中的不同假设进行了深入探讨,辨析了事前阶段与事后阶段最优合同的执行。南开大学雷鸣教授就专题研讨形式提出了新的设想,本系列接下来的讲座将进一步加强相关知识点的文献分享交流。最后,邓宏图教授做了总结发言,高度认可赵燕老师层层递进、由浅入深的讲授方式,并鼓励合同理论系列讲座不断优化。
(广州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学术通讯员:段昱兵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