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经济结构与中国经济转型:一个政治经济学考察

发布日期:2023-09-05

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无法直接由二元结构转变为一元结构,而是要依次经历“二元—三元—一元”的转型阶段。不同于已有研究将乡镇企业视为三元结构中重要部门的分析思路,本文首次将现代农业作为三元结构中的关键部门,认为中国当前正处于由传统农业部门、现代农业部门和现代工业部门组成的“新”三元结构阶段。随着传统农业不断转型为现代农业,各生产要素在农业与非农产业的边际收益率将渐趋一致,中国便由三元结构转变为一元结构。以刘易斯为代表的二元经济理论从劳动力迁移角度分析了发展中国家由二元结构转变为一元结构的过程。劳动力的部门间配置固然是转型的重要特征,但与劳动力迁移同时发生的是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在部门间的重新配置,后者同样不容忽视。换句话说,转型是劳动力、土地、资本等多种要素以收益最大化为原则在部门间的再配置。转型的完成则以部门间各生产要素的均衡配置为标志。当前中国农业和非农产业比较收益率存在明显差距,提高各生产要素在农业的收益率必须发展现代农业。在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下,现代农业部门的发展面临规模困境、信贷困境、组织困境和人才困境。转型的顺利完成要以上述困境的化解为前提。推动现代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关键举措在以下几点:其一,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其二,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其三,培育新农人;其四,农户的组织化。尽管中国转型需要经历三元结构阶段,但三元结构的存在非但没有延长,反而缩短了整体转型所需时间。给定人口规模庞大和人地关系紧张的基本国情,只有农业成功转型,中国的整体转型才能最终实现。二元体制结构下的三元经济结构既是当前中国发展中的特征化现象,也是转型中国必须经历的阶段。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缓解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诸多困境,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尽早实现农业全面升级,进而推动中国转型的历史进程,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下

坚实基础。